如何判斷控制PILZ繼電器是否失效?
PILZ繼電器的工作原理是復合式的,由公用個線圈的感應式和電磁式的兩個元件組成。當PILZ繼電器器的線圈通以交流電流時,則在鐵芯的遮蔽與未遮蔽部分產生兩個具有定相位差的磁通。此磁通與其在圓盤中感應的渦流相互作用,在圓盤上產生轉矩。在20%~40%的動作電流整定值下,圓盤開始旋轉。此時由于扇齒與蝸桿沒有咬合,故繼電器不動作。
當線圈中的電流增大整定電流時,電磁力矩大于彈簧的反作用力矩框架轉動,使扇齒與蝸桿咬合,扇齒上升。此時PILZ繼電器的動鐵在扇齒頂桿的推動下,使導磁鐵右邊氣隙減少,左邊氣隙增大,因而動鐵被導磁鐵吸合,使繼電器觸點動作。
當PILZ繼電器線圈中的電流為整定值時,感應元件的動作時限與電流的平方成反比。隨著電流的增加,導磁體飽和,動作時限逐漸趨于定值。當線圈中的電流大到某電流倍數時,電磁元件瞬時動作,因而繼電器的動作時限具有有限反延時的特性。
PILZ繼電器具有若干抽頭,用以調整感應元件與電磁元件的動作電流。另外用倍流螺釘改變動鐵與電磁鐵之間的氣隙來調整電磁元件動作電流。繼電器具有調整感應元件動作時間整定值的機構及主觸點動作的信號牌。用手旋轉返回機構,可使信號牌返回,并不需取下外殼。
PILZ繼電器的過渡轉換主觸點控制電路由變流器供電,且其阻抗值在電流為3.時不大于4.5Ω,當電流增150A時,繼電器主觸點能夠將這個電路分流接通與分流斷開。
PILZ繼電器的動合信號觸點,在電壓不大于250V時能接通或斷開電流不大于0.2A的直流無感電路或電流不大于0.交流電路。
熱要求
當環境溫度為40℃時,繼電器線圈長期承受110%額定電流,其zui高允許溫升不超過65℃。
介質強度
緣電阻不小于300MΩ,繼電器所有電路對外殼和非帶電的金屬部分,以及在電氣上無的各電路之間的應能承受2kV(值)50Hz交流試驗電壓,歷時1min,無緣擊穿或閃絡現象。
壽命
GL-11~14、21~24型繼電器機械壽命為5000次,電壽命為500次;
GL-15、16、17、25、26型繼電器機械壽命為500次,電壽命為500次。